最新目录

浅谈汉藏翻译中比喻的喻体处理

来源:材料热处理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引言 比喻是指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事物之间的相似点“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打比方”。它能使语言更加形象直观、通俗易懂,因此,人们说话写作经常会用到,

引言

比喻是指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事物之间的相似点“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打比方”。它能使语言更加形象直观、通俗易懂,因此,人们说话写作经常会用到,而且使用的频率极高。我国古代就有“无譬不能言”的说法,英国语言学家也指出:“‘比喻是无所不在的语言本质’‘人们时时刻刻都在运用比喻,我们不可能流畅连贯地说上三句话而不用比喻。’”[1]由此可见比喻的重要性。一般情况下,比喻是由本体、喻体和喻词三个要素构成的,其中,本体是指被比喻的事物,喻体是指用来比喻的事物,喻词则是连接本体和喻体的词语,三个要素在比喻的不同格式中并不是缺一不可,然而喻体不管在什么样的格式中都会出现,而且“喻体在比喻修辞格中占据着核心的关键地位,在翻译比喻句时,把重点放在喻体上是保留比喻表达和重现原文风格的基本要求。”[2]因此,译者在处理喻体时,如何才能让读者通过译文所了解到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与原文保持一致或基本一致?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翻译工作者认真思考和细细研究。

一、当前喻体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当前汉藏翻译中,喻体处理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生搬硬套译出语的语言结构。当翻译与藏语结构不同的比喻时,“作为译者应在忠实原文的前提下,按译入语的句法结构表达习惯进行翻译。”[3]但是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译者机械地照搬译出语结构的现象时有发生。比如,“发挥桥梁纽带作用”[4],类似暗喻句,很多译者就直接译成:。笔者认为,这不符合藏文的表达习惯,为了不使读者费解甚至误解,应按照明喻来进行翻译:,这样更符合藏文的行文用字习惯,表达得也更清楚。再比如当下出现频率极高的这句:“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5],基本上所有译者套用译出语的语言结构,译为:;原文中使用了暗喻,即把努力解决某项任务中最困难的问题比喻为一场战斗。由于汉语读者习惯于类似的表达方法,所以知晓此处运用了比喻,同时也能立马联想到所指的是什么,而藏语的读者呢?理解起来比较费劲,甚至有可能引起误解——是不是在打一个名为脱贫的战争?这是因为藏语中没有这样的表达习惯。如果翻译类似的比喻句,我们舍弃喻体形象而译成,虽然语言没有原文那么生动形象,但起码表情达意,起到了翻译应有的桥梁纽带作用。

第二,生吞活剥译出语的喻体形象。由于“各民族的历史、风俗人情不尽相同,各民族语言中的形象性的词语也不可能完全相同。”[6]43从而使得“喻体部分中所用形象和词语,往往带有民族特色或语言特色”[7]。然而,实践中有不少译者对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经常生吞活剥译出语的喻体形象。比如,“树立‘一盘棋’意识。”[8]有译者译为:。原文中把全局的工作思路比喻为一盘棋,然而译者在翻译中没有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动,结果翻译出来的东西违反了使用比喻时“要用具体比抽象,用浅显比深奥,用熟悉比陌生,让人容易理解,使人容易接受”[9]的要求。译文显得生硬死板甚至拗口,令读者难以接受。笔者发现目前在汉藏翻译中,这个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而且亟待解决。因此,本文将在介绍处理喻体形象的方法时,结合事例加以重点讨论。

之所以存在以上问题,主要是有些译者只译字面意义,不去深究文字背后深刻的文化内涵,只是简单地认为翻译只是两种语言文字的交替转换,较少考虑翻译与文化的水乳交融关系,这是其一。其二,过于注重“符号对等”,忽略“功能对等”,换言之就是过于注重译出语的用字行文,忽略译入语的表达习惯,结果造成了译文生硬呆板、晦涩难懂。其三,个别译者的译出语水平有待提高,如果理解阶段就没有意识到原文中运用了比喻,那么接下来必定会陷入一步错、步步错的困境中,这是显而易见的。

二、处理喻体形象的3种主要方法

怎样处理喻体?总结老一辈翻译家们的译著,大致采取了以下3种处理方法:即保留原文喻体形象、替换原文喻体形象和舍弃原文喻体形象。

(一)保留原文喻体形象

保留原文喻体形象,是指模仿原文的风格,保留原文中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采用此法时,只要译者把握好原作的表现形式,实行恰当的对应式的转换,就能成功地模仿原文的风格,保持译文与原文内容和风格的一致性。例如,原文:“同错误的思想作斗争,好比种牛痘,经过了牛痘疫苗的作用,人身上就增强了免疫力。”[10]64有译者译为:。原文中使用了明喻,读者通过形象而具体的喻体,不用费多少脑筋,马上就能了解到一个原本相对较为抽象的道理。译文没有因为语言的转换而让人费解,相反,人们凭借这个具体、形象的喻体,更加直观地了解到原文的思想内容。这种直译的方法,笔者认为是比较妥当的。如此一来,译文的读者不但会了解原文的思想内容,而且也会学到原文的语言特色,从而在不同的民族之间,起到了交流、沟通的作用。

文章来源:《材料热处理学报》 网址: http://www.clrclxbzz.cn/qikandaodu/2021/0418/628.html



上一篇:英语文学中文化翻译差异处理的策略探究
下一篇:我国承压设备焊后热处理现状及对策

材料热处理学报投稿 | 材料热处理学报编辑部| 材料热处理学报版面费 | 材料热处理学报论文发表 | 材料热处理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材料热处理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