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浅谈汉藏翻译中比喻的喻体处理(2)

来源:材料热处理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如果条件允许,也就是说如果译出语和译入语之间存在较多对应式的概念,且译入语的读者听得懂、看得来,就应该尽可能多采用这种方法,因为它有利于

如果条件允许,也就是说如果译出语和译入语之间存在较多对应式的概念,且译入语的读者听得懂、看得来,就应该尽可能多采用这种方法,因为它有利于保持原文的风格,也有利于给译入语输入新的表现手法。对此鲁迅先生也主张:“译者只能‘改换衣裳’,即转换语言形式,而不能‘削鼻剜眼’,即尽量保存原作的‘异国情调’,也就是尽量保存原作的‘洋气’‘洋风’‘洋味’。而要完整地表达原作内容的‘洋气’,就不能将语言彻底地‘归化’。”[11]这样的例子俯首皆是。例如,原文:“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10]85,译文:;原文:“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12],译文:;原文:“鸟贵在羽,人贵在智”[13],译文:。以上的原文都采用了隐喻的形式,其语言凝练形象,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其中的喻体也十分贴切形象。而译文呢?也是相当成功的,从内容到形式,从理解到表达,忠实地传达了原文的独特风格,完美地再现了原文的优美丰姿。

(二)替换原文喻体形象

替换原文喻体形象,是指用译语中文化意义不同但含义相对应的词语去表达原语中的文化词语。由于语言文化差异使得两种语言之间缺乏相对应的风格标记,表达方式和习惯用法上也出现冲突,因此在翻译中无法保留原文喻体的形象,必须做出一些适当的变动,即改变原文的字面意义,译出原文的真正内涵。

例如“雨后春笋”这个成语作为喻体的时候,很多人将其译为或。原句中的喻体“春笋”,对于生活在内地的人而言是熟悉的事物,用这个喻体加以说明很容易理解,可对于高寒地区的人们来说则是个十分生疏的东西,难以引起读者的联想。这主要是由于生活环境不同所造成的。翻译时必须把喻体“移花接木”,换成一个藏族人熟悉且含义相对应的事物,只有这样,喻体才会在译文中起到像原文一样的作用,从而也能达到使用比喻的目的——让人容易理解,使人容易接受。著名的语言学家马进武老先生在其著作《藏语成语辞典》中,把“雨后春笋”这个成语创造性地译为[14]。老先生很巧妙地用藏族人所熟知的(蘑菇)来代替(春笋),既忠实地传达了原文的信息,又在译文中活脱脱地再现了原文的真正内涵。

再比如,“他们带着城市观点去处理农村,主观地作出许多不适当的计划,强行执行,常常碰了壁。”[6]44此句有译者译为:。不难看出,原文通过借喻“碰壁”,十分形象地说明了“事情的行不通”。翻译中,如若我们硬要保留原文喻体的形象,由于两种语言的习惯用法不同,译文的读者不会由“碰壁”联想到“事情的行不通”,势必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因此上文中译者改变原文的字面意义,用“碰鼻”()替换了“碰壁”。而“碰鼻”呢?藏族人经常习惯性地拿它来比喻事情在进展中受挫,两者说法不同,真正内涵却同出一辙,从而使译文读者得到相同或相近的阅读体验。由此可见,“语言的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符号表层所指意义的转换,更是两种不同文化的相互转换。”[15]基于此,“译者在翻译时应根据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在文化方面的差异,在译文的表达方式上作出适当调整,以此来提高译文的可接受性效果”[16],其实这也是《语合二章》中提到的“要使吐蕃人易于理解”的原则。

(三)舍弃原文喻体形象

舍弃原文喻体形象,是指舍弃原文中文化词语的文化意义,仅译出文化词语的一般语言意义。由于语言文化不同,使得两种语言之间有时会出现难以逾越的障碍,即所谓的文化真空。因此在翻译中无法保留、替换原文中的喻体形象,而不得不舍弃原文的喻体形象。当然,舍弃原文的喻体形象并不意味着喻体形象的含义丧失。当我们无法从译入语中找到一个对应的词语去替换原文中的喻体形象时,需要采用此法。虽然译文在风格传递上多少会有些损伤,但它仍能保证翻译的交际功能。

例如鲁迅先生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10]81这两句,有译者译为:。原文第二句中采用了暗喻,其喻体“孺子牛”是个典故,说的是春秋时期,齐景公与儿子嬉戏,景公叼着绳子当牛让儿子牵着走。后用它来比喻甘愿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人。可见“牛”在原文中是个褒义词。但是在藏语中“牛”往往是顽固不化和寡廉鲜耻的代名词,含有强烈的贬义色彩。比如对那些顽固不化、不听劝说的人,软的不行而需要来硬的时候,常常喻为(对于不听使唤的牛,棍棒比国王的诏令更奏效);对寡廉鲜耻的人也骂其为(这人像牛一样)。因此不难看出“牛”在两种语言中概念意义对应,文化意义却不同,也就是说它们的文化内涵不同。那么上文中译者有没有处理好这个矛盾呢?显然没有。译者望文生义,只是简单地完成了字面意义的转换,却忽略了真正内涵的移植,结果造成了读者的误解。为了传达原文的真正意义,避免引起译文读者的误会,我们只能舍弃原文的喻体形象,把后一句译为:。虽然丢失了原文的语言风格,但它仍然传递了原文的真正内涵,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文章来源:《材料热处理学报》 网址: http://www.clrclxbzz.cn/qikandaodu/2021/0418/628.html



上一篇:英语文学中文化翻译差异处理的策略探究
下一篇:我国承压设备焊后热处理现状及对策

材料热处理学报投稿 | 材料热处理学报编辑部| 材料热处理学报版面费 | 材料热处理学报论文发表 | 材料热处理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材料热处理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